共同应对全球治理挑战

  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  人类还未走出世纪疫情阴霾,又面临新的传统安全风险;全球经济复苏仍脆弱乏力,又叠加发展鸿沟加剧的矛盾;气候变化等治理赤字尚未填补,数字治理等新课题又摆在我们面前。要应对这些错综复杂的挑战,必须展开全球性行动,维护多边主义是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的当务之急。  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真正”二字,道出了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是有效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根本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承载着世界人民对两次世界大战惨痛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凝结了人类实现集体安全、永久和平的制度设计。习近平主席强调,当今世界发生的各种对抗和不公,不是因为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过时了,而恰恰是由于这些宗旨和原则未能得到有效履行。  中国始终坚持履行国际责任,坚定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创始会员国,始终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历来主张尊重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迄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和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  罗兰贝格全球管理委员会联席总裁戴璞表示,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充分展现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的决心,令人鼓舞。  “坚持对话合作、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这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时代强音。”博鳌亚洲论坛理事、巴基斯坦前总理阿齐兹表示。  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必须坚决警惕和反对单边主义和“伪多边主义”。当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正给世界和平发展造成严重危害。一些国家固守冷战对抗的陈旧思维,热衷于搞排他性“小圈子”“小集团”,借多边之名行单边之实,借规则之名行“双标”之实,借民主之名行霸权之实,严重破坏国际安全秩序,加剧全球安全治理赤字。  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任何单边主义、极端利己主义都是根本行不通的,任何脱钩、断供、极限施压的行径都是根本行不通的,任何搞“小圈子”、以意识形态划线挑动对立对抗也都是根本行不通的。“各国应该为支持多边主义发挥重要作用,携手共建一个更强大、更有韧性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说。  大国尤其要作出表率  大国之大,不在于体量大、块头大、拳头大,而在于胸襟大、格局大、担当大。习近平主席指出,大国尤其要作出表率,带头讲平等、讲合作、讲诚信、讲法治,展现大国的样子。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应对全球治理挑战,呼唤共识,更需要行动。“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为此作出了表率。”郭延军说。  ——携手抗击疫情,中国积极推动各方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履行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承诺,确保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中国已经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1亿剂疫苗,并将继续向非洲、东盟分别援助6亿剂、1.5亿剂疫苗。无论是对外提供疫苗还是海外生产疫苗,中国言必信、行必果。  ——面对安全风险,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坚持推动以政治方式解决地区热点问题:为推动乌克兰局势缓和发挥建设性作用、维护伊核问题的政治外交解决进程、支持阿富汗实现和平稳定发展。在应对各类传统、非传统安全问题上,中国主张、中国行动所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  ——促进共同发展,中国致力于加强全球经济治理,举办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等国际展会,积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一带一路”,增进互利合作、释放发展潜力;提出并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  ——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宣布力争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不仅着力推动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还积极为各国共同发展提供丰富多元的清洁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思路。“中国是全球环境议程的重要引领者。”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亚太办事处主任德钦策林如是评价。  阿齐兹认为,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到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展现出中国智慧和对全球合作发展的推动,“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和全球发展倡议对于促进全球平等和可持续发展,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不仅因为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致力于维护全球共同利益,也因为中国始终言行一致,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担当。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确方向勇毅前行,国际社会必能冲出迷雾,走向光明!